返回列表 发新帖图片大视野

【周志强】校园——眷村伢儿汲取知识的大源泉

[复制链接]

269

主题

305

帖子

241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4
发表于 2021-9-30 16: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校园
——眷村伢儿汲取知识的大源泉
周志强 2021, Jan
1957-1962电机系热能本科,1962-1966热物理系研究生

浙江大学的教职员工大多愿意择居在校园附近方便就近上班工作,学校也往往在校园周边地区自建员工宿舍,也有学校向社会购买或租赁房舍后供员工使用。像刀茅巷内校自建的建德村泰和村,以及后来的求是村,都是这一类住宅群,我们统称为员工宿舍简称 “眷村”吧 。 那个年代,村子里没有什么游乐设施,更别说互联网发微信,也没处打游戏,课余伢儿们自然会一哄脑儿跑到校区去玩耍。
  
一群孩子们到校内后大多聚集到体育设施上玩要,球场上玩球;玩伏虎圈,走浪木;到健身房里,朝着挂练Boxing沙袋上也挥上两拳;这里就不详提了。 我这里要说道说道的是三俩的伢儿们到校园里窜来逛去的,也常常到专业方面的实验室张一张、望一望,朝机器设备上看看,或爬上机械设备详端。这些活动直接间接的帮助我们汲取了不少科学普及方面的知识。下面我这里写的大多是我和几个铁杆玩伴的经历。

先说说在工学院里看到的:

航空系实验室位于工学院大门直走到东的一排房子,实验室中仃有一架双层翼双座螺旋浆教练机。那年飞机还是新鲜玩意儿,得到管理员同意,我们轮流着踏在机门边的垫脚橙,爬进座舱,东看西摸,十分兴奋。实验室地上还放有带螺旋浆发动机。实验室里还一座用铁皮围成矩形截面的筒状设备,蛮大的,问了后说叫“风洞”。有次去看时正巧风洞在运行,响声大着呢。

工学院大门进后右拐是电机系实验室,一楼放着各式各样马达。二楼有间仪表俢理室,我喜欢去看扬老先生修理电表表头微安表;向杨老先生讨要他当作垃圾扔掉的小音讯变压器,我拿回来后自己改装。因那时刚开始学到初中物理,讲到变压器厡理,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等于初/次绕组的匝数比这一厡理记得很牢,把讨来的小音讯变压器自己按此原理改装成小电源变压器,用来点6伏的小台灯。家里插座上的电压是220伏,所以厡绕组绕了220匝,副边绕组绕了6匝,输出的电压应是6伏没错。兴高彩烈的把自制的变压器插上后,那知啪的一响,家里的保险丝烧断了。厡来是做变压器学问大着呢,不但要做电路,还要做磁路计算.我压根儿磁路都不懂,瞎折腾。但自此喜欢上了,一直到后来自制黑白电视机,自绕输出上万伏的行扫描变压器。黑白电视机在文革中期还蛮前卫的,伟人逝世追悼会那天邻舍都哄到我家来看。那阵很少私家有电视机,尽管我这台赤膊(无外壳)电视机卖相难看。

对电的兴趣起自于初中年代自制矿石收音机,现在的伢儿恐怕听都没听说过。住泰和村眼热大伢儿在搞,但是一付耳机太贵,直到搬到建德村后自己攒的“私房”够买耳机了,就动手干起来,上菩提寺路广播电台买配件,订阅免费广播周报,上岳王路掏旧零件,去太平门外同学家讨要了二根竹竿架天线。装好那天别提有多兴奋了,一直听到近半夜电台说明天见。

化工系的实验室都是些管路和分馏萃取装制,见到做肥皂的过程。绿萤石杂乱堆在室外路边,绿萤萤的氟石说是炼钢时用来去除钢水中杂质的添加剂。还有乱堆的方介石,看看好玩也捡了几块回去分送玩伴。认得这种矿石后还到西湖边丁家山去检找后,那时丁家山刘庄还没封成禁地。
机械系印象最深的是用氨制冷系统做“大学牌”棒冰,介放前眷村不少大孩子背着木箱到校内去批发后再到外面叫卖,品种有赤豆棒冰和白糖棒冰。铸工实验室的三节化铁炉,化铁水浇到沙模中的景象颇深刻。在校内龙泉馆偏西南朝横河桥的空地上还仃了一辆坏坦克,我们还爬进坦克里去过。

土木系在化工系实验室隔壁,没啥太多印象,记得室外堆了好多八寸见方的水泥方块,有的碎了,是被“万能试验机”压碎的。当年也不明白做强度试验。文革后期农民建筑工程兴起,他们纷纷把把试块送到实验室去测试,实验室也发了笔小财。

校园内龙泉馆西边隔壁,是当年医学院初建时人体解剖实验所在地。有一回也不知怎地阴差阳错,我们几个调皮鬼也混进去隔着玻离大窗看正在讲介示范人体解剖,看了后觉得很恶心。

学医还得学这个?觉得不好接受。自此大起来考大学没想过要学医。

在庆春街校区里有一回过阳明馆时被一位熟悉的生物系老师招呼我们进阳明馆他们的实验室,看显微镜。厡来镜头下的标本是青蛙受精卵的分裂过程。镜头下看到的是一个像剥了壳的核桃那样的球状体,老师吿诉我说这卵己经历了数倍分裂了。这回大长见识,鸡蛋孵出小鸡是见过,但没见过分裂过程。

农学院华家也是我们常去耍仔儿的地方。华家池南端玻璃花房美军剩余的活动铁皮房边有一块约莫二个篮球场大小的天鹅绒草皮,又松又软,伢儿们在草皮上撒泼打滚,开心得很。那种草当年杭州其他地方还没有,比现在植物园的细软多了。花房开的时候也准进去看看,各种花草很多也不识。含羞草最神奇,一碰触它的叶片,它的叶片就会合拢。

花房旁边空地上常会开展些农产新品科普介绍。记得印象深的有月光花嫁接番薯,上面的藤嫁接成月光花的藤,开的花像牵牛花;根上仍是结薯块,结成一大串,比不嫁接的产量成倍提髙。还有一种叫“浙大长”的大白萝卜新品种,比市面上的园白萝小大多了,当年其它地方不曾见过。

采桑叶养蚕宝宝,们很多小伙伴都搞过的。年蚕桑研究所就在花房南边一点。们优选后不要的蚕就丢弃在大门外,我们有时侯会捡上些拿回家自己养来玩。有了蚕还要有桑叶,研究所在附近的地里种植了不少所里育选的桑树。我们伢儿采叶时往往拉伤枝条,所里蛮讨厌我们这批小孩来采叶。己养的蚕也会上山结茧,有的茧是金黄,难得有淡绿的。茧放一阵会破茧出蛾,还会产下得多仔。

52年我家从泰和村搬到建德村后,我在震旦厂墙边和池塘边上开了块空地,种上了蚕豆、毛豆、南瓜、丝瓜,也学做人工受粉。倒真有些田园生活情趣。家搬到求是村后不久,碰上了困难时期,说也怪,那年蔬菜就是长不好,市场上供应的只是些老菜邦子,在老村二幢自己园子前又干起了老营生,种上了包心菜、南瓜。旧技重操,到快收获时那阵子居然会有人来偷割瓜菜。

由于解放初期政府大力宣传工业化电气化,小伢儿中学生的兴趣渐渐偏转到工科,尤其是电的方面,那些种种菜养养蚕活动少了起来。到考大学时填的志愿都是工学方面的,农医一点兴趣也没了。进大学后分配到热能发电系科,心中颇有失落。

“世上那有全称心,能得过半应满足。”

注:作者,周志强,1957-1962电机系热能木科,1962-1966热物理系研究生。
1939年出生在浙大西迁第三站广西宜山,童年生活在浙大西迁最后一站贵州湄潭永兴,杭战胜随校回迁杭州。此文写的就是1947-1954年作者住“眷村”时在庆春街浙大校园内玩耍的点滴。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北美简介
组织机构
组织章程
帮助中心
查找好友
寻找组织
建言献策
用户热点
个人设置
我的帖子
参与活动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
联系我们
微信:zjuaa-glu
邮箱:zjuaa1976@zjuaa.org
网址:http://bbs.zdaf.org/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