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图片大视野

【沈烨、马辰辰、谢一翔】玉泉八...

[复制链接]

288

主题

324

帖子

262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9
发表于 2021-10-17 15: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玉泉八舍二零三点滴
浙江大学15级数学科学学院统计专业的沈烨、马辰辰 ,高分子化工78级一班的谢一翔
2021年9月

(以下来自沈烨和马辰辰)
毕业已两年,应北美校友会征稿,在这里写下玉泉八舍二零三的点滴。我们寝室共有四人,于2017年7月搬入玉泉八舍二零三,19年7月毕业,分别是马辰辰(15级统计,现于北京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学位),沈烨(15级统计,现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学位),闫格(15级应用数学,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硕士, 现就职于交通银行总行金融科技部),和周适昀(15级应用数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量化金融与风险管理硕士, 现就职于美国道富银行)(按姓氏拼音排序)。

1.jpg
(从左往右分别是沈烨,马辰辰,周适昀,闫格)

2.jpg
(从左往右分别是马辰辰,闫格,沈烨,周适昀)

2017年暑假,数学科学学院大三同学集体从紫金港校区搬迁至玉泉校区,因平时相熟,我们四人组成寝室搬入八舍二零三。搬入后,我们一起为寝室铺地板,安装收纳柜,装洗衣机,装饰我们的寝室,开始了两年温馨的生活。

3.jpg
(在寝室铺的地板)

因专业相近,我们上的课程大部分相同,平时基本一起坐校车去紫金港校区上课,考试周也会一起复习相互鼓励。寝室里每人都曾担任班级/社团骨干,拿过不少学校奖学金,其中两人更是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因部分数学基础课程较难,使得我们担心自己的发量问题,就将寝室微信群命名为“长发飘飘二零三”。学习之余,我们时常一起出校逛街吃饭,最常去的便是北门的一点点,兰州牛肉拉面和南门的问粥道,也曾一起去武林门小吃街吃串串看音乐喷泉。

在同寝的两年里,我们不仅仅是室友,是同学,更是闺蜜。我们一起去沈烨家摘樱桃、逛良渚博物院,一起去海宁校区参加浙江大学文宣组织的校区游,一起准备社团迎新的节目。每年更是一起庆祝生日,一起吃火锅、寿喜烧和串串,为彼此送上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有精巧的项链,手工钩织的贝雷帽,精致的笔记本,搞笑的复读机玩偶……

4.jpg

5.jpg
(沈烨和马辰辰在社团破冰时弹唱红色高跟鞋)

6.jpg
(左为马辰辰送沈烨的生日礼物,右上为沈烨为马辰辰织的贝雷帽,右下为闫格送沈烨的笔记本)

在本科的最后一年里,我们非常幸运地遇见了返校的谢一翔学长,和曾经住过八舍二零三的学长学姐们以及未来将住在这里的学弟学妹们建立了联系。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住过八舍二零三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感受家的温暖。

7.jpg
(左一为谢一翔学长,左二为沈烨)



(以下来自谢一翔)
在农村摸爬滚打三年多之后,第一次坐最长途的火车来到梦寐以求的杭州,清晨,校车把我们接到了桂花飘香的校园。1978年九月到1982年七月,作为高分子化工78级一班的本科学生在八舍203生活了四年。同寝室先后八人。起初是七人。四个上下铺,一个上铺放行李箱。起初七人按照年龄从高到低大概是,张伟成,徐世忠,谢一翔(本人),宋晓军,黄国君,缪志诚,王树华。入学时张伟成21岁吧,王树华14岁,是78级入学年龄最小的神童。当然,本专业还有四个年龄最高的,三十多岁,都在二班,最大的三十四岁。后来调整成六人一个寝室,徐世忠和宋晓军搬到302,老徐就是302年龄最大的了。辜同从201搬入203。现在都在哪里呢?宋晓军同学不幸几年前在贵阳病故了。张伟成在北京退休了。老徐北京,天津,海南的,到底退了没有我也说不清。我在北美荒原大漠深处Rio Grande河边,深居简出,看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辜同一直在杭州。刚退休不久。黄国君在上海,缪志诚在福建宁德,王树华在浙江衢州。

2018年初,计划五月底到杭州一趟,这是1982年毕业35年后第一次计划回母校看看,其实最重要的心愿是回八舍203看看,重上老和山。四月底,化机的同学邀请参加海宁的五月初校友联谊活动。临时申请了入境签证,匆匆忙忙就提前去了杭州。五月七号早上,二班的吉勉姐姐领着我在植物园重温旧梦。我的记忆出了偏差,没有记住那个过去常去的水榭亭台的位置。总在原地打转,直到都回了北美,在77,78群里耿耿于怀,硬说那处被拆了。伦敦的徐小明校友指点了迷津,你应该再往灵隐方向走走才是那个去处。中午本班的黄新燕妹妹,二班的恰从Alabama回来探亲的田锻妹妹和我们在青之坞共进午餐。之后就从北边小校门(过去的露天电影场)进去,经过二食堂直奔八舍。我们过去是在二食堂就餐,虽然一食堂就在八舍旁。也和别的系熟人换过一些一食堂的饭票。虽然是在二食堂就餐,而饭票却是印着还是盖着三食堂的章。所以记忆又有偏差,记忆是在三食堂就餐。结果在群里争得鸡血上头。直到想通了原委。至今其实三食堂我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只知道79级入学的时候,二食堂北边又盖了一个四食堂。

三位女同学陪着我登上了走向八舍的阶梯。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这里已经是女生宿舍楼了,芝麻开门的密码管用吗,进得去吗。两层铁门,比机场的安检还严格。记得过去五舍六舍都是女生宿舍。曾经有外人晚上误入五舍,女生大叫,然后有八舍男生见义勇为深入虎穴抓坏人。要是像现在这么壁垒森严,坏人是闯不进去的。田妹妹一人被允许进入交涉,我等在铁门外等候。大约五分钟以后我们被允许进入来到了203门口。正是午休,15级的沈烨师妹接待了我们。八舍被重修过。改装过的走廊,楼梯,房间的方向已经变了。过去的侧门和走廊窗户是朝向一食堂的,现在有没有走廊窗户我也没拎清。过去203的窗户是朝向小会堂(现在据说是研究生宿舍)和老和山的。因为是午休,没有见到其他师妹。之后见过马辰辰师妹。当时我建议建立八舍203群,沈师妹把几位同寝室的师妹拉到群里来。我请求张伟成把我们年级的室友拉到群里。在15级毕业时大概给后面16级的师妹们留了言,之后16级203的四位师妹也加入了203群。我个人有个心愿,曾经在203寝室生活过的校友都能加入到群里。有朝一日能有一个八舍203大聚会。做过尝试,还没有联系上。离开八舍我们踏上了老和山的石阶。我在校时老和山虽然不是和尚头一样秃,但也只有稀稀拉拉的小灌木,栗子树只有小腿肚子那么高,从203的窗户可以看到山腰和山顶的人。现在是满山郁郁葱葱,上了石阶就隐身在树荫里不见了。上山途中下起了雨。这一天都很兴奋,不虚此行,日后心潮不平有感而发:
武陵春·畅挽
5/18/2018
水载花飞芳不尽,朝舞风扑首。莫惧人言势不休,笑傲风开头。不见红楼春光好。老和春意稠,俯瞰玉泉风雨骤,载着无尽风流。

那一次中国行,见过的203 室友有张伟成,老徐,辜同,沈烨,马辰辰。后来在迈阿密再次见到老徐和辜同。在203的回忆有无数点滴,有些也许永远回忆不起来了。田妹妹的著名的诗记不起来了,读了让人崩溃。但总还是能有二三事经久永流传。在老徐他们搬出去之前,我们小组曾以203为基地搞过一次周末包水饺活动。我们小组有本寝室成员,和黄新燕,淡宜,吕英杰弟弟。他们又邀请了朱笑初姐姐,还有谁我不记得了。老徐是最喜欢闹动静的,自然是发起者。几十年过去了,老徐一次喝多了,在群里终于说漏了,是为了谈恋爱。搬出去也是为了谈恋爱,还说要是不搬,准得让老谢给搅黄了。也许。我是个无趣之人,喜静,全宿舍的人打牌,你是没法睡觉的。真要是当着我的面谈恋爱保不齐就被我搅黄了。那次聚餐挺热闹。上次在洛杉矶和化机,石化同学见面他们还提起203的壮举。没法不惊动大家。周末吃喝完了,走廊里留下一片狼藉。周一中午下课回来,那个打扫卫生的水蛇腰把后勤部的管理人员叫来要开现场会一般,生怕动静不够大。也难怪,他可不愿意经常性的增加工作量。必须把这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

还有一件事。两排上下铺,中间夹着两个长桌子,没什么空间了。我是最后一个搬进来的,就是门口的下铺。男生喜打闹,就在我的床上闹,没多久床帮就断了。四年,我就是用一个小木棍撑着床帮过来的。

那时候体育课有一个所谓达标的要求。我不锻炼,体育不行。一次体育课,跑了几个百米接力,直接就要断气了,躺在地上了。几个同学把我半抬着回了宿舍,就记得有老徐。老师吓着了。也不管达标了,全都让我通过了。
还有多少点滴,以后203要有大聚会,倘若我还在世,当面给你们编故事。


回复 论坛版权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北美简介
组织机构
组织章程
帮助中心
查找好友
寻找组织
建言献策
用户热点
个人设置
我的帖子
参与活动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
联系我们
微信:zjuaa-glu
邮箱:zjuaa1976@zjuaa.org
网址:http://bbs.zdaf.org/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