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首届「西湖之春」音乐会 毛其强/加州毛野(北加州浙大校友会) 浙大78级电机系 我在浙大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参加或组织过不少场演出或其他文艺活动,认识了许多相同爱好并一起「战斗」过的朋友。活动太多,先从一件不太为人知的事说起,那就是1979年的首届杭州「西湖之春」音乐会。
我加入浙大文工团是在1978年底左右。那时入校不久,住在大U南端的一楼。从一个中学在校生到大学生,因为还未熟悉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况且以前从来也没想过会成为一名理工科大学生(关于这个,以后再作说明),所以也不敢松懈。话说有个周末从琴盒里拿出久未练习的二胡,刚练了一会儿,就有人敲门进屋。原来当时的文工团团长裘瑜昌老师就住在大U南端的二楼或三楼。他听到琴声后立刻从楼上冲下来,让我马上参加文工团,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我的入团经历非常简单。
接下来就需要找个扬琴伴奏。诸位知道,二胡若没有伴奏(如扬琴,钢琴,或小乐队)则效果就差许多。刚来浙大,人生地不熟,不知怎么找。谁知过了没几天,团长告诉我有个78级的女生去文工团报考过扬琴,让我自己去找她联系。记得我立马就去了,也是第一次踏入女生云集的五舍。那位同学就是住在五舍二楼,医仪78的唐滔。现在她还老调侃说我当时是如何如何客气地请她帮忙。哈哈,我从小就知道不能得罪给你伴奏的人啊。唐滔比我年长,又做事极端认真负责,所以一直尊称她为老唐。老唐现为硅谷一家著名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大牌科学家)。
后来陆续参加了一些小型的演出,如欢迎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代表团。演出地点是在学校行政大楼二楼的会议室。当时应该属于浙大最高档的接待场所了吧。给老外演出对我来说是驾轻就熟,因为从小几乎天天都是在外事演出中渡过的。
转眼到了1979年,也就是一年级下学期。四五月份杭州要举办首届「西湖之春」音乐会,参加者为华东六省一市的专业及部分业余文化艺术团体。浙大也要派节目参加。学校最后决定派我的二胡独奏和另外一个节目参赛(另外一个节目已经记不太清是什么了)。我准备演奏的曲目是「江河水」和另外一首曲子。「江河水」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情感的处理及力度,难度不小。好在以前跟几位名师认真学习过该曲。接下来的许多天里,主要就是和老唐的扬琴排练及磨合。记得那一阵,几乎每天晚饭后就去三舍的文工团办公室练习。因为声音太响,还被住在三舍的研究生们骂过好几次(当然也有敲门称赞的,呵呵)。
正式演出是在杭州市内的一个剧场(胜利剧院?)。整个音乐会共进行了好几天,我们的节目好像一共参加了两场演出。当时看到演员们台前幕后进进出出,拉乐器的忙着在台后练习热身。这种场面我倒是见多了,一点也不紧张。演奏完毕,台下掌声不断。知道效果不错。
(以上照片不是该场演出照,但人物没变)
(1979年录音的排练版「江河水」,吱吱的声音来自于当年大学生中盛行的砖式磁带录音机的噪音)
因为有紧张的学习任务,演完自己的节目也没有去看其他团体的演出,马上返回学校。也没关心最后的结果。
过了个把星期,有同学说看到我的大头照登在了沿西湖湖滨的橱窗里。到了周末,趁去城里浴室洗澡之际,去湖滨那里走了一圈,果然看到了介绍本次西湖之春音乐会的文章及图片,本人的黑白大头照登在了显要的地方,是演出时的现场特写。心里暗自得意,估计得奖有戏。果然后来团长告知,我的节目得了一等奖。心里很高兴,也没去问真的假的,有没有奖状奖杯证书之类。后来就几乎忘记了这件事。直到现在我才想这个一等奖的事会不会是领导骗我的,哈哈!
一晃已经三十八年过去了。这只是我在浙大文艺生涯中最初的一个活动。今天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后记: 老唐看了这篇杂文,说她还记得演出过后我们的节目被邀请去了浙江省广播电台录音。确实有这回事。后来还在电台里听到过播放。她说这侧面证明了一等奖是真的。哈哈!
另据老友王春泉回忆,浙大选送的另一个节目是化工系76刘莉的女高音独唱「蓝天上有一颗会唱歌的星」。还有,据老友罗艾琳及张玉琴回忆,给威斯康星州大学代表团的演出应该在「西湖之春」之后。
|